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

照顧長期病患者的哀歌—中年阿女當眾打老年阿媽

 
今早,一早上網就看到這條片,親生女打自已的阿媽,跟著就像懷仔事件一樣,在網上看到不少的批評和審判。我只能用兩個字來表達,可憐。
 
  可憐不單形容被打的媽媽,可憐這兩個字我還送給那個女兒。
 
  當然,動手打人就是不對,何妨打自已的媽媽,這行為甚至可以用四字來形容:天打雷劈,但當大家大駡女兒的同時,有沒有更深一層了解她為何要這樣做。
 
  我在FB就看到這個留言:

 
 
  其實我過人看了這條片之後,見到一個女兒要長期照顧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家,沒有自已的圈子,沒有自已的朋友,漸漸老人家會變成她的一種壓力。
 
  而且我所見到的,係她的女兒認為她的母親做到她想見到的效果,亦希望見到她母親的進步,但她的母親做不到,所以女兒做出這種行為。
 
  反而我覺得最需要人幫是這個女兒。
 
  我不認識她們,最終可能能我的感覺錯了,我的理解方向錯了,但希望香港人在批判的同時,了解故事的另一面。

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

未審先判(懷仔事件 懷仔順利邨 過期居留)

  早前過期居留的懷仔事件鬧得全城熱哄哄,一時之間,香港人再次做了審官,去還是留成為城中焦點,12歲的小朋友要承受七百萬人的眼光和指責,這樣的壓力,大人都未必承受到,何妨一位小朋友。

  小朋友的去留,我不作談論,因為我不是法官,亦不是跟進懷仔案件的人,但懷仔三歲來港,一直在港居住,香港成為了他的家,他想繼續留港,很正常的心態,他只是說出心裏的希望,請問大家,這有何不妥?當然,最終可否留港亦要看政府的處理,亦不是他想就可以留。

  再講,懷仔打人的片段一出,又再次惹起風波,當年三歲的小朋友,一直沒有入學讀書,又怎能分辦是非黑白,現今一部份的大學生亦不懂禮義廉恥,粗口横飛,何妨一個九年沒有讀書的孩童,怎會不成為邨裏的惡霸??

  整件事去到今時今日的局面,是懷仔一人製做出來嗎??非也。

  一切由怹的外婆而起,如果怹的外婆不帶怹來港,如果怹的外婆沒有把怹蔵起來,如果怹的外婆有點遠見,又怎會有今天的事件發生。

  整件事,懷仔只是受害人,為何成為香港人眾矢之的,一時間,每個香港人再次成為法官, 不分是非黑白,誓要判一個小朋友死刑。

  在法治上,疑點利益歸於被告,在社會上,我們推動人人平等,但今天的香港,我見到的,是人治,是歧視,這就是香港要發展的方向嗎?
  
  今日懷仔返回國內,如果是香港政府查得一清二楚,堂堂正正送回他返國內,我會鼓掌,但今次是有人不繼騒擾他們,使他們害怕,就如黑社會一樣,就算今天懷仔自願返回國內,但使香港一點都不光彩。

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

這就是六四的真相??

  在二十六年前的六月四日早上,我和傻爸爸看到電視機上的一幕,坦克車入北京城,開槍,死人,一幕又一幕的片段在眼前出現,這一刻,相信每一位香港人的心情都是傷心,憤怒,還要上街遊行。對中國的手法,對香港人九七的前途,增添了一份陰霾。

  之後每年都會有遊行,抗議,平反六四,仿如當初在電視機裏看到的一切一切,就是真相,就是事實的全部。

  這真是真相嗎??

  我已經分不清楚了,坦克車入城是事實,有人開槍,有人被殺亦是事實,但是否事實的全部。

  當香港79天的佔領行動,眼見傳媒選擇性報導之後,再回顧六四事件,我開始懷疑,我們當初是否只見到事實的小部份,還是事實的全部??這二十幾年我們一直認為真的事實背後,有多少初傳媒遮蓋沒有報導的?

  眼看三分假,耳聽未為真,是真是假,如果某部份人全心穏瞞,我們會否成為被某班人的上位工具。

  如果這條片是真的,那麼,由學生運動直去到暴動,我們還應該要每年悼念嗎??